前瞻产业研究院承办的首期《企业应对国际经贸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1月20日,由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支持、前瞻产业研究院承办的“企业应对国际经贸摩擦和法律防范风险培训”之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识别、防范及争议解决培训专场活动拉开了序幕
11月20日,由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支持、前瞻产业研究院承办的“企业应对国际经贸摩擦和法律防范风险培训”之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识别、防范及争议解决培训专场活动拉开了序幕。
作为受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委托建立的商务部应对贸易摩擦区域性工作站,前瞻公司举办本次专题培训,为大家讲解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国际经贸摩擦、识别并防范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等议题。深圳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领域的领导及众多企业代表、高管代表应邀出席。
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何友添副署长在致辞中指出,深圳市是全国主要的对外经贸大市,对外贸易和投资在深圳经济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从1993年起,深圳出口规模连续27年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此次商务部选定前瞻公司作为2020-2021年度应对贸易摩擦区域性工作站,目的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探索开展本地区贸易救济案件与重大经贸摩擦的预警和法律服务工作的机制。
(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何友添副署长致辞)
作为一家集“大数据 研究 规划 资本”的智库服务机构,前瞻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展了国际贸易相关领域研究,在产业迁移、贸易救济、贸易摩擦等细分产业领域长期进行深耕与探索,已发布了众多研究成果。前瞻产业研究院刘珊源副院长表示,这是前瞻第一次线上线下同时举办直播的贸易救济专题培训,今后前瞻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植入更多服务内容,为大湾区更多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前瞻产业研究院刘珊源副院长致辞)
本次培训的主讲嘉宾是曾在深圳国际仲裁委员会担任仲裁秘书、目前任职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的袁培皓律师。袁培皓律师在跨境投融资及技术转让、跨境商业纠纷解决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不仅为多个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及业务活动提供法律服务,近年来还代表多家大型中国企业参与了“一带一路”的境外投资项目,并在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培皓律师)
本次培训主要从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国际贸易中的争议解决、中美贸易摩擦三个方面讲述,袁培皓律师结合现实案例向大家分享了诸多实际应用中的经验与细节,深入浅出,让现场人员听得津津有味。
在国际贸易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方面,袁培皓律师提到,对于买家来说,存在检验期间与检验标准的风险。交易双方应对检验标准进行明确约定,并且根据产品性质视情况约定质量保证期间。
举例来说,在一些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存在将海外的卖家与中国大陆的买家联系起来的中介公司,这些中介公司并不实际接收货物,而是根据交易习惯让海外的卖方直接交付货物给买方。而当买家认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的时候,中介公司为了挽回损失,就以产品质量问题为由起诉卖方,要求卖方赔偿损失,由此产生贸易纠纷。
袁培皓律师解释道,如果卖方与中介合同签订的合同中没有约定检验期间,那么法院很难判断双方的交易习惯,有可能做出不利于其中一方的判决。
另一方面,对于卖家来说,在国际贸易中需要注意的一种常见法律风险是收款风险。当面临信用等级低、难以核实身份的客户时,卖方可要求买方采取预付款或信用证L/C的方式来降低自身风险。
袁培皓律师提到,在一些常见的欺诈情形中,欺诈者会先以数笔较小金额的订单取得出口商的信任,当签订大额订单后便失去联系。还有一些买家可能以交税、海关清关等为由提出签订“阴阳合同”,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纠纷,卖家很难去主张权利。还有一种常见情形是虚构合同主体,部分买家可能伪造自己的代理资质,令货物运送到当地后卖家不得不负担仓储等额外费用,此时买家趁机压价,给卖家造成损失。
为应对这些常见欺诈,卖家应从“注册信息”、“经营信息”、“财务信息”等多个维度对客户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对方身份。即使是合作已久的老客户,也应定期检查对方的经营、财务、股东变更等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妥善保管好相关交易记录。
在国际贸易中的争议解决方面,袁培皓律师介绍了国际贸易涉外争议的三种解决方式:仲裁、诉讼与调解。在国际贸易争议解决中,商事仲裁被广泛应用,应用率远远高于法律诉讼,因为一个国家的法院判决结果在另一个没有相关双边条约的国家难以得到承认和执行。
文章来源:《国际经贸探索》 网址: http://www.gjjmtszz.cn/zonghexinwen/2021/0210/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