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经贸未来可期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德经贸尤其是两国双边贸易额占中欧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起到了名副其实的中欧贸易“压舱石”的作用。德国在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领域作出了独特且举足轻重的贡献,中
中德经贸尤其是两国双边贸易额占中欧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起到了名副其实的中欧贸易“压舱石”的作用。德国在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领域作出了独特且举足轻重的贡献,中德两国应继续积极推动相互理解,平等互惠交往
中德贸易往来近期喜讯连连。3月上旬,德国联邦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达到75亿欧元;进口额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达到105亿欧元。由此,中国也继续保持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早些时候,该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和德国的双边贸易总额仍同比增长3%,约达2121亿欧元;至此,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经济复苏利好德国
中德两国贸易额逆势增长的基础是什么?
“虽然去年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存在,但中国整体控制得好,因此我们的消费市场恢复得快,供应链恢复得也快。德国对华出口的强劲增长,显示了中国市场对德国制造产品的巨大需求。可以说,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令德国出口商从中获益。”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丁纯这样分析。
从行业看,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德国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业绩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对去年德国经济的冲击。
“以汽车业为例,2020年前三个季度,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在华销量同比增长8.3%。2020年全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共交付约77.7万辆宝马和MINI品牌汽车,较上年增长7.4%,创下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高销售纪录。”丁纯举例说。
从季度看,德国对华出口业务在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环比下降8.3%;二季度,同比降幅缩窄至4.4%;三季度,随着中国市场的强势反弹,德国对华出口再次增长,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3.0%;四季度,德国对华出口继续同比增长,涨幅达8.6%。
这些数据都直观地表现出,中国经济好,德国经济也大为受益。
在中德贸易往来的诸多数据中,有一组尤其值得关注:2020年,德国自中国进口产品1163亿欧元,对中国出口959亿欧元。这是过去5年来中国对德国首次实现贸易顺差。
实际上,早在2016年,中国就超越美国和法国,首次成为德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不过,2016年至2019年,中国对德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的位置。
“过去5年,中国的经济和产业竞争力在不断提高。如果我们向更远以前回看,比如说10年前,会发现中国与德国的贸易关系从‘以较高互补性为主导’逐渐向‘互补性与竞争态势共存’转变,而这其中的‘竞争性’10年以前很少见。”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讲师寇蔻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分析。
他指出,当前,中德两国贸易的互补性仍较高,且德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占有较大优势。机电产品长期以来是德国对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中国机电产品的竞争力也一直在提高,不过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我们与德国还有一定差距”。
投资空间值得期待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和企业在不断成长中获得的竞争实力,仍然引起了少数德国人的“警觉”。这一点在对外直接投资(FDI)领域体现得较明显。2017年,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达到了高潮,随后快速回落。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报告显示,2019年,在德国新注册的投资项目数量排名中,中国近10年来首次跌出德国外国投资榜前3名;该时期,中国在德国新注册的投资项目为154个,几乎降为2016年水平的一半。
有观点指出,中国在德国投资的减少,与德国和欧盟近些年来不断限制非欧盟国家的投资有关。
2018年12月,德国政府通过了《德国对外贸易条例》(Foreign Trade and Payments Ordinance)的修订草案。新政规定,“非欧盟公司对德国公司发起的10%或以上股份的收购须通过政府的审查,尤其是涉及敏感领域包括关键基础设施和公民安全与国防相关的领域,另外还覆盖媒体行业”。此前规定的审查红线为25%。
“上述因素确实存在,而且我们可以从中国企业在德国收购的失败案例中看到它的身影。不得不说,德国右翼势力在抬头,表现为他们在德国议会获得的席位越来越多,而这些人的保守立场对中国确实不太友好。不过,我们应该在更基础、更广泛的背景下看待中德双边投资话题。”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这样说。
文章来源:《国际经贸探索》 网址: http://www.gjjmtszz.cn/qikandaodu/2021/0726/618.html